2014年7月6日 星期日

27. 砭石水的奇異療效(2)

何小姐乘巴士返家,下車了,一腳踩空,當即扭傷了足部(俗稱“拗柴”)。何小姐一拐一拐回到家中,脫鞋一看,足背一片靑紫,疼痛之外並出現腫脹。
何小姐吃過晚飯,叫老公給傷腿拍了張照片留作紀錄,其後端出盆子,倒滿了砭石浸過的水,放了兩湯匙鹽,就把腳放入去,做起【足浴】來了。上床睡覺時候到了,她拿出一塊珍藏的砭石腳套穿在傷足上,然後沉沉進入夢鄉。
第二天何小姐蹣跚地回到公司,同事一看見她的傷足,皆說這非要三兩個月否則不會好起來。
隨後的每一天晚上,何小姐都用砭石水浸腳二十分鐘,睡覺時也穿上砭石腳套。
一個星期過去,何小姐的"拗柴” 腳康復了。這種康復速度之快,的確令人有點驚奇。你也許會說何小姐的傷不重,因而復元速度自當快些。對於傷勢之輕重,我們無法判定,我們只能憑常識,知道皮下的瘀血塊要一個星期後消失是不容易的,能做得到,應當是屬於康復速度快的了。
………………………………………….
我們可以參考一些【物理治療中心】提出對此類“拗柴”的治療建議:
當身體的軟組織受傷,例如足踝意外扭傷(俗稱"拗柴"),便會進入一連串發炎(Inflammation)及修復(Repairing)過程。發炎常被誤解為多餘的程序,其實,發炎是康復必經的第一步。
"拗柴"令足踝的外側韌帶撕裂,周邊的微細血管同時亦會受到破壞,於是血液便從血管流出,而腫脹亦接踵而至。這些血液裏包含一些發炎相關的化學物質,經過一連串化學過程後,將受傷壞死的細胞得到清理,故發炎是復原必經的階段,亦為修補受傷組織的細胞作好準備。發炎過程會出現:紅、腫、脹、熱、痛徵狀,適切的處理除可減少儘快消炎,控制以上的徵狀,同時亦避免血液積聚及壓迫鄰近的受傷組織,引致組織缺氧及進一步的損害。加上受傷後出現的局部腫脹及壓力,會抑制受傷部位的修復,因而引起痛楚及肌肉痙攣。
受傷後24小時內應用以下步驟:
休息:應讓受傷的部位休息、避免繼續走動及停止活動。
冷敷:受傷後立刻施行冷敷可減低痛楚,使局部的血管收縮,從而減少出血及腫脹。冷敷更有助消炎及減少肌肉痙攣的情況。
施壓:利用結實的繃帶,穩固地包裹並紮緊患處,有助控制腫脹及固定受傷的部位。
抬高傷處:有助減少傷肢的血流量,並鼓勵血液及淋巴液回流。
經過即時治理後,大家還是要儘快約見醫生或物理治療師進行詳細的檢查及評估,以排除其他潛在的嚴重傷勢。
受傷後接受物理治療,首先會以消炎止痛為最基本的治療方針,用不同的治療儀器,如超聲波治療及干擾波電療減少發炎的程度。
正常的身體組織修復時間
一般骨折
4至16星期
韌帶扭傷
7至21日
肌腱撕裂
3至6星期
肌肉撕裂
4至6星期
砭石的遠紅外及超聲波特性讓受損的細胞組織得到修補或刺激新生細胞的形成,這點比較容易理解,但砭石水在浸浴"拗柴”腳的過程中,扮演了什麼角色,起了什麼作用,這真的需要專家學者們給我們答案。


提 示
本文僅是作者個人對使用砭石保健養生的經驗和感受,文中部份資料來自網絡,無法核實。本文並不構成向讀者建議使用作者的治療方式方法,任何引用作者的治療方式方法而導致的損傷損害,均與作者無關。若需使用砭石療病養生,請按醫生指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